牛二娃是联系上了,但是听说要去竹影村便犹豫了,可经不住余文一再加价,最后这事算是成了。这几天雨大山路不好走,三人便定了天晴后出发。
他给两人简单介绍了下去竹影村的行程,需要野外过夜,叮嘱趁这两天下雨准备好东西。余文户外装备倒是齐全,蒋现没想到这趟旅程这么麻烦,只带了冲锋衣和登山鞋,于是余文便拉了个采购清单先让他去准备。
晚上蒋现出门买了点吃的,在镇子里逛了逛。余文倒是消停,长时间在旅馆摆弄着电脑,不知道研究个啥。期间,蒋现也找过余文,想从他口中探听点消息,但余文嘴挺严的,基本上一无所获。
第二天清晨,雨势稍缓。
两人在旅馆楼下简单吃了早饭,余文就背着电脑包往外走。
“去哪?”蒋现问道。
“县政府。”余文出门撑伞,“一起?”
“反正闲着也是闲着。”蒋现跟了上去。
黑沟镇政府大楼是镇上最气派的建筑,五层高的白色瓷砖外墙在周围低矮的砖瓦房中显得格外醒目。大门口的值班室里,一个五十来岁的保安正在看报纸,听到脚步声才慢悠悠地抬起头。
“找谁啊?先登记。”保安推过来一本泛黄的登记簿。
余文收起伞,水珠甩在登记簿上。
他凑近窗口低声说了几句,保安的表情立刻变得热情起来:“哎呀,原来是王秘书的朋友!我这就给他打电话。”他殷勤地拉开铁门,“档案室在五楼,电梯出来左转就是。”
蒋现感慨道:“没想到你还有这本事。”
“不然呢,总得查查老底才能进村吧。”余文有些无奈,其实昨天他已经在网上查了一天的资料了,但是关于这个竹影村的信息只言半语,约等于没有。政府在网上的档案信息也不完善,不得已只能拜托政府的小王。
余文和小王同在一个徒步论坛,以前也不认识。余文在户外圈里颇有名气,当初知道要来黑沟镇了,就随口在论坛问了下有没有黑沟镇的朋友,没想到还真有,就是这小王。
能结识圈里的大佬当然是乐意的,小王当天就联系上了余文,一口一个余哥,还要包车包住宿包行程。余文对不熟的人不太信任,也不想过多泄露自己此行目的,便委婉拒绝了,只让小王帮忙找下向导,顺便通过小王去政府档案室查查资料。
两人刚出电梯,就看见一个白衬衣、黑西裤带眼镜的年轻人等在那里,目测年龄不会太大。只是这一身板正的打扮让人老了不少,特别是手上还拿着一个保温杯……
“余哥!”小王快步迎上来,看到蒋现时略显迟疑,“这位是……?”
“我朋友,蒋现。”余文简短地介绍道,“这位是王秘书。”
“叫我小王就行。”小王热情地伸出手,“档案室这边。”
档案室的门半开着,室内的光线昏暗,只有几盏老旧的日光灯提供照明。铁质档案柜整齐地排列着,柜体上的绿色油漆已经剥落,最里面安放着两大排的木桌。门口处一个年轻女孩正偷偷刷手机,办公桌上堆满了杂乱的文件。
看有人进来,她慌忙把手机塞到文件下面,直了直背,清了清嗓:“王总好。”
小王挥了挥手,示意她自己忙去。
他领着两人到最偏的一张桌子坐下,桌面上满是划痕和墨水渍。余文找了个座位放下电脑包,看小王没有离开的意思,就客气道:“小王,谢了!我们自己查就可以了,您要有事的话就随意。”
这小王也不知道是真没事做,还是太热情,执意留下来帮两人查询资料,执拗不过,只能让他帮忙。档案馆里一排排的铁架上堆满了牛皮袋和文件夹,小王也不愧是办公室的人,多少对档案还是熟悉的,不一会就在层层叠叠的档案中找到一些有关竹影村的信息:
《黑沟县志》:自康熙三十四年至民国六十四年间共有四次《县志》修编,分别是:1、康熙34年,2、嘉庆八年,3、道光16年,4、民国64年。
道光16年《县志》:茆簷蔀屋,村落绮分,犬吠鸡鸣,人烟繡错。县统以六乡,乡有里,里有村。兹各提其纲而系以所属,其中市镇、桥梁悉为详注版籍,瞭如指掌矣。黑沟旧有八村:曰伏生,曰长白,曰诸隐……
民国64年《县志》:官匪勾结,荒户逃亡,官复召垦,仅使承垦,完正供而已,今各户已世业之矣。诸隐村六十二户变更为三十五户,改名竹影村。
后面还有一些近年来的土地、人口、经济等数据。
小王将相关的页面复印了两份,分别递给余文和蒋现:“本来村镇的资料就少,竹影村人口少,又偏僻,就这些了。”
“诸隐村?”蒋现指着那个地名问道。
“就是现在的竹影村,”小王解释道,“1963年改的名。”
“为什么改名?”
“这村子改名也是有的,按规定来说一般有两种情况:一是行政区划变了,你以前属于这个镇现在划分到另外一个镇了,为了区分改名是可以的。二嘛就是传承历史和地方特色,最典型的,我们镇以前有个村叫烂泥湾村,后来发展旅游,旅游业搞得不错,名气越来越大了就改名叫南丽湾村了。”
“但诸隐村为什么改名,我还真不清楚了。”
“改名程序麻烦么?”
“也不麻烦,最麻烦一步可能就是全村人签字确认了。这村民吧,很多都怕麻烦,改了村名也有些不便的地方,身份证、户口都得重新办一遍,所以不是每一户都愿意改的。征求全村人的意见,得到全村人的同意这一步很难。”
余文敲击着键盘,闻言抬头问道:“六十二户变为三十五户……昨天我们在旅馆闲聊,竹影村一场瘟疫死了不少人,后来又失踪了一些人,你说改名会不会跟这堆事有关?”
小王的表情变得不太自然,连忙说道:“这可不能乱说啊!失踪这事吧,在镇子里确实是这么传,但公安都没找到过证据。后来越传越玄,这对村里和镇里的名声都不好。”
“那场瘟疫是真的发生过吧?鼠疫?”蒋现问道。
“其实不是瘟疫,更不是鼠疫。这事吧,当初还闹得比较大,所以政府里的人多多少少都知道些。那几年天灾,三年都没怎么下雨,粮食减产,每个村都有饿死的人。”小王叹了口气,接着说道:
“大概61年、62年的样子,竹影村的村长带着两个村民跑到镇里来汇报,说村里一下死了十几口人,这可把镇领导吓得不轻。第一反应就是瘟疫啊,你说要是灾荒遇到瘟疫,这要是传播开了,这又得搭进去多少人命啊。”
“镇长马上向县里汇报,带着镇卫生院的人就赶过去了,镇卫生院的人回来说也不像是瘟疫,死去的人生前没有任何的生病症状,就在睡梦中无声无息去了。后来又找来县里最好的医生,也是一样的看法,找不出死因。”
“找不到死因?”余文停止敲击键盘。
“对!”